我们家的传家宝
来源:南安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8-04-08 17:00

谈起家风家教,我首先便想起了一首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良好的家风就像拂面而来的春雨,给人以无言的滋养。而我家的家风也是这样,它潜藏在我们家的每一个角落里,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是我们弥足珍贵的传家宝。

勤学自律

从小,听得最多的故事,大概就是祖父刻苦学习的故事了。曾祖母说,在祖父很小的时候,曾祖父死在了日本鬼子的刺刀下,她一个人艰难的将祖父拉扯长大。好在祖父非常勤奋好学,下暴雨的时候曾祖母背着他去上学,不曾耽误一堂课。到了晚上,曾祖母在灯下打草席的时候,祖父就借着灯在一旁读书。正是这样刻苦求学的经历,祖父最后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成为那个时候少有的大学生。祖父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让他对知识的学习格外的看重。他最经常对我说的便是“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

在祖父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我们家拥有浓厚的学习氛围。从我刚识字起,我的兄长便将图书馆借来的书与我共同分享,久而久之,我便养成了爱好读书的好习惯。时至今日,我都还保持着读书的习惯,每天都坚持睡前读书,不管是一小时,还是十分钟,不管是一两万字,还是三五页,书籍都陪伴着我入眠。

在我开始上学的时候,祖父专门为我整理了一间书房,他同我说,如今的学习环境比起他当年真的是好太多了,希望我能好好学习,刻苦勤奋。祖父在我书桌上写了张字条: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到如今,我都印象深刻。而正是这句话深深的鼓励了我,陪我渡过了学习的艰难期。当初学习的时候,尤其是冬天,非常的冷,动了想要窝在被窝里睡觉的念头,但是一想起祖父的话,搓搓手,跺跺脚,把衣服裹严实点继续坐在书桌前读书。

“一天之计在于晨”,祖父常说,早上的空气好,人的记忆力也是最好的。他每天早上都要早起,早起看报纸,于是我也跟着每天早上五点半起来,到庭院里背书。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会记得凌晨五点半,天非常的蓝,四周一片安静,太阳从东边升起,朝霞逐渐漫开,天际映得发红,慢慢的一道光划破天幕,清晨的薄雾散去,那道光温和的散在祖父身上,看起来无比的美好。

“业精于勤,荒于嬉”祖父与我定下约定:读书的时候好好读书,玩的时候好好玩。在祖父的督促下,每个夜晚,我都会安静的在书房里学习。等到了周末,祖父便让我走出书房,到大自然里去聆听悦耳动听的鸟鸣,去感受泥土和芳草的清香,去看蓝天白云、湖光山色。

勤奋学习,刻苦自律从祖父的言行里传承到家里每一个孩子。在求学的十几年里,周一至周五的放学时间里,我与兄弟姐妹们从来不会打开电视或者是在外嬉戏游玩。我们家重学的家风,赢得了左邻右舍的认同和称赞。他们时常将我们当做教育自家孩子的榜样。甚至有邻居将孩子送到我家,与我们一起学习。

勤俭持家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的祖母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在那个女子极少读书的年代,外曾祖父供祖母读到了高中。祖母高中毕业后就嫁给了祖父。几十年来,祖父主外,祖母主内,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而祖母持家之道便是勤俭节约。祖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教育我如何勤俭节约。

祖母常说:“一度电,第一滴水都不能浪费。”

暑假的时候,祖母将在房间开着点灯看电视的我拉到庭院里,让我陪着她坐在躺椅上看星星。祖母说,夏天的风多舒服呀,你看还有萤火虫,还有青蛙的叫声,是不是比在房间里有趣多了。下雨天的时候,祖母总是拿着两个大桶放在庭院里,等水盛满了,再将这些雨水用来洗地板。淘米剩下的水呢就用来浇灌庭院里种的花花草草。祖母的女红非常的了得,所以衣服,袜子上有小破洞,祖母都会将它缝好,看起来根本不像破了又重新修补的。

小时候,我有个坏习惯,就是吃饭的时候总喜欢剩下好多米粒。祖母看到了会责备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你看农民伯伯多辛苦啊。你背的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都忘了吗?”但是习惯没有那么容易就改掉,于是暑假的时候,祖母拉着我到田里割稻子。并语重心长的教育我说:“你平时吃的饭就是这么来之不易的,还敢浪费吗?”那时候的我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回说:“不会了,再也不敢浪费了。”

我生日的时候,祖母自己做了一个小储蓄罐送给我,让我把平时的零花钱都仔细的收好。后来,储蓄罐满满的,正好学校组织捐款,我便将里面的钱捐出去了。奶奶知道后,非常的开心,她说:“你看你虽然每次只放进去一毛钱,但是一毛钱积少成多,成了一大笔钱,用自己省下来的钱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才更有意义呢。”

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如今在党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要求下,“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蔚然成风。“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争做打包族”更是成为国人的口头禅。而我很幸福和自豪,祖母从小就是这样身体力行地影响着我,让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它已经根植树在我的内心,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

在祖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勤奋学习、刻苦自律、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心里都已经根深蒂固了。这样良好的家风家教就是我们的传家宝,它由我们每个家庭成员来守护,而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样的传家宝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并努力感染身边的人。


(作者及工作单位:叶新新,南安市妇幼保健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