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大师 锻造大师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8-07-13 15:50

遇到大师,是我们的幸运;呵护大师,是我们的责任;记住大师,是我们的心声!相反的,遗忘大师,是我们的损失;忽略大师,是我们的不对;远离大师,是我们的短视。

——这是历史和文化给予我们的最深刻经验启示!

我们眼前的他们,无一不是当之无愧的耀眼级“大师”: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王淦昌、赵九章、王大珩、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

而他,是他们的启蒙老师!那他又是谁呢?正如作家邢军纪在《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所写的“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不管白天黑夜,星辰永远闪耀,只是有的时候,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它。”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谁是叶企孙?”“叶企孙是谁?”我心里边如此反复询问自己,可现实情况似乎正如作者所言“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我正猜想着,我自己应该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在阅读《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之前,是根本不会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当然更不可能知晓先生那些传奇经历。此时此刻,我一边慢慢品读着《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一边忍不住联想起了大师的人生,竟然莫名对传记作者疑惑起来:到底何谓“最后”呢?

我随即大胆猜测作者所以将其定位“最后”,是不是预示着此后再无真正“大师”,“大师”的概念意义就默默定格在先生身上?从今以后很多“大师”,是否再无资格称为“大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太过于寂静和冷清,之后那么多“大师”岂不是太过于尴尬和难堪?

然而,不管怎么来说,匆匆忙忙的岁月时光,毕竟无法挽留住“大师”矫健行走步伐,斯人已然远逝,我们只能透过简单苍白的只言片语试着熟悉和靠近,这又将是什么样无奈中的无奈?这又将是什么样不幸中的万幸?

叶企孙,从1898年7月出生,到1977年1月离开,再到2018年1月记住,我们当中的每个人,是否只能一遍一遍“阿Q式”安慰自己和告诉别人:眼前这个现实世界,大师就曾经来过!在这个世界某一处角落,一直都留有大师的身影和气息!想必,这是这个世界的美好和幸运,当然也是我们的希望和寄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岁月无言,情怀有心。王淦昌说,清华大学是我的摇篮,而对我毕生道路有决定性影响的则是叶企孙教授;钱伟长说,我有很多老师,而叶企孙教授是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之一;李政道说,叶企孙老师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老师的老师。我非常敬仰他,永远怀念他。仿佛有某种穿透文字的动人力量,我们能够从《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懂得,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不仅在于以丰富的学识教化人,还在于以深刻的思想感化人,更在于以高尚的品德同化人,并且深深影响到所有学生未来的成长历程,这是作为大师的学生们的巨大人生荣耀,这也是作为学生们的大师的莫大心灵安慰。

我们定格“记住”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不间断重拾历史,反思现实和预判将来的循环叠加过程,本身是一种高尚而且勇敢的行为。高尚,意味着记住的人必须得有责任心和担当感;勇敢,意味着记住的人必须要去触及伤疤和真相。所以,无论对于“记住”哪方面来说,都是特别难能可贵的高尚姿态,都是弥足珍贵的勇敢姿势。《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让我们感受到“记住”的深厚历史文化分量,我们看到了大师穿青布长衫的日子,大师一心以科学为根本,时时刻刻都不忘救国,自信扬帆于滔滔学海,强力助推专家治校,倾心于研究特种事业;另一方面,我们也从《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窥见到大师经历过的身心磨难,无论是从躯体折磨到心灵洗礼,还是从行动考验到思想蜕变,大师那无比波澜壮阔的绚烂一生,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最好生命“样板”,我们已经无法退回到那段曾经的岁月,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之中,真切体验到大师那与众不同风采,这既是大师本身魅力使然,也是历史本身分量释然,更是文化本身灿烂使然。

既然是这样的话,就让我们共同记住大师吧!缅怀和纪念并不是唯一,传承和锻造才是至关重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便是世人熟知的“钱学森之问”。然而今时与今日,我们所处时代毕竟和大师那个时代有很大差别,我们不仅在缅怀大师,我们还在重视大师,我们更在锻造大师。因为今天这个时代,其实就是一个呼唤大师的火热时代,这样时代郑重交给我们一个高贵课题:我们需要锻造出无数杰出大师,我们才能更好接过一代又一代大师“接力棒”,更加自信豪迈创造历史和未来新篇章!也因为,我们不停在努力着,我们不停在践行着,我们不停在抒写着,就是为了让“最后”止于以往曾经,就是为了让“大师”竞相迸发,我们已经读到这种努力的决心,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前行的姿态,我们已经感受到这种抒写的辉煌!(福建省南安市纪委  姚添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