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贵峰王氏:诗礼传家育英才 清白立世传家风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9-02-24 15:58

“野老牧童随口唱,俗言俚语尽诗声。”南安市溪美街道贵峰村,早在1995年就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中华第一诗村”。

这个村的村民都姓王,有6000多人口,超过3000人熟练掌握诗词吟诵技巧,其中,有400多人经常作诗填词,25人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2人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是怎样的历史和人文渊源,让这个普通的闽南小村庄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华第一诗村”?

顺着历史长河的溯源,我们探寻到了一个家族数百上千年涵养的好家风。

贵峰王氏是闽王王审知的后裔,六百余年来,在崇文重教、诗礼传家等家训的指引下,历代人才兴盛,乐善好施,兴学办教,为一方人文与社会发展贡献颇丰。

开闽三王 流芳千载

e22598cb872345bbb798cfc38a42bfd6.webp.jpg

贵峰王氏家庙建于1588年,历代屡有修葺。

贵峰王氏一世王应寿,是开闽王第十八世孙。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唐末政治腐败,农民纷纷起义。王审知兄弟三人投奔王绪起义军,公元885年,三兄弟随义军入闽。

由于王绪多疑猜忌、滥杀将士,引发兵变,在军中颇有威望的王潮被将士们推举为帅。光启二年(886年)八月,王潮率兵攻破泉州城池,王潮、王审邽、王审知统一福建,鼎建闽国,史称“开闽三王”。治闽数十载,“三王”勤政爱民,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发展生产,睦邻保境,政绩显著,为福建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发展立下丰功伟业,后人尊崇为“开闽第一”。

除了广施德政、治发闽疆,“三王”还重教兴学、选贤举能,为八闽的文教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当时八闽荒芜偏僻,老百姓大多不识字,加上连年战乱,重武轻文,教育出现断层。为了改变福建教育的落后面貌,王审知着手兴办教育,广设学校。号召各地“广设庠序”,使州有州学,县有县学,偏僻村间设有私塾,并拨出专门经费供师生膳食。公元921年,王审知采纳翁承赞的建议,在福州留晖门外“建四门学”(经、史、哲、文),以“教闽士之秀者”。聘请著名文人陈郯、黄涛等做“四门博士”。王审知还在九仙山设“鳌峰书院”,请绅老吴勖进士为大教授,选拔俊才。王审知按期亲临阅卷,论才授职,八闽读书蔚成风气,出现“千家灯火读书夜”求学氛围,史称八闽文学之盛为五代十国之冠。

开闽“三王”深知教化之功,除了在民间大兴文教,亦十分重视家风的树立和传承,以仁德为民、诗礼传家为治家立族的根本,从15个方面对王氏子弟提出规范:“孝父母、笃友恭、守国法、睦宗族、和乡党、训读书、勤耕织、慎交友、端品行、尚忍让、遵俭约、别男女、儆懒惰、戒赌博、远酒色。”

这份族规,在王氏子孙中代代相传,并随着王氏在八闽大地的繁衍和海内外的迁播而流芳后世。

崇文重教 诗书继世

00bbd793677f4cbba879a0324b2449c4.webp.jpg

王氏家庙埕前的敬文亭体现王氏崇文重教的好家风

明洪武年间(约公元1380年),开闽王第十八世孙王应寿,从漳州田里乡出外谋生,辗转肇基贵峰,是为贵峰一世祖。六百多年来,贵峰王氏秉承开闽王氏“崇文重教,诗礼传家”的家训,重教兴文、勉子读书,据统计,明清两代贵峰王氏出过3个进士、6个举人、120多名秀才,科第兴盛。

贵峰诗社常务副会长王赎回介绍说,王应寿刚到贵峰时,非常穷困,以养鸭为生,但他非常好学,在田间耕作休息时,也常手不释卷。后来经济好转了,他很注重后代的教育,督促子孙读书上进。经过二世和三世的传承奋斗,第四代起,贵峰王氏子弟就有人考取国子监太学生,诗礼之家开始声名鹊起。

延师授业是贵峰王氏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一大表现。贵峰第五世王镇峰(1526年—1591年),虽饱学诗书,但7次赴考均无成就。他并不气馁,得知当时晋江五店市庄际昌素有才名,就厚礼诚聘其前来任教。王氏子弟得到名师的指点后,学业精进,人才辈出。王镇峰的儿子王浚卿(1557年—1624年)被封为文林郎,孙子王龙震、王龙贲兄弟高中进士,曾孙王之藩、王之柯高中举人。

耕读励志的传统在贵峰王氏中代代传扬,古往今来,莫不如是。晚清民国时期,国家积贫积弱,贵峰王氏子弟更是从兴教入手,对国家的前途命运进行了积极探索。王紫兰(1876年—1940年),贵峰十五世,自幼即拜师入塾,他天性聪敏,勤奋好学,立志科举报国,18岁就考取秀才。面对社会腐败,列强欺凌,他决心用教育来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自费在祠堂兴办了私塾,讲习忠孝传统美德,宣传爱国思想,为贵峰及邻里乡村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才,颇得父老乡亲的赞誉。

王庶几(1898年~1971年),贵峰十六世,从梅石书院(泉州一中前身)毕业后到仰光谋生,因忠诚稳重得到老板赏识,不仅被任命为仰光梅芳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还将女儿嫁给他。他的夫人蔡徽恭留学英国时,深受当时留学生“教育救国”理念的熏陶,夫妇俩认为国家积弱与西方强盛在于教育的差异,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回乡创立峰山小学,由蔡徽恭任校长并亲自执教,王庶几任学监,村民读书风气日盛。

清廉处世 仁德惠民

36d9d72b48c14786816e940df51d7390.webp.jpg

贵峰王氏家训馆依托在王氏家庙而建,收录了家族传统美德故事。

与勃发的学风始终相随的,是严谨的家风。在“耕读传家、清白处世”家风的熏陶激励下,贵峰王氏子弟追求上进,而且为官清廉,历朝历代中出了多位清官,他们清明廉洁、操节可风的事迹和品德被世人久久传颂。

据族谱记载,贵峰王氏日常对子弟的管教非常严厉,对族中的优秀子弟,按照族里定下的奖励规定给予褒扬;对违反族规的子弟,由族长召集族人对其进行教育,作出相应的处罚,责令其写下悔过保证书。

王龙震(1584年—1653年),贵峰七世,任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知县,累官江西道监察御史。他以忠贞报国为己任,刚正不阿,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对违法乱纪的官员毫不手软,铁面无私地查处,有效扭转了当地官场风气,深得民众拥戴。

民间有谚“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贵峰却流传着“一任清县官,卖掉三大厝”的美谈。王之柯,贵峰八世,在凤阳府天长县知县任内,有一年发生了重大洪灾,饥民遍野,眼看朝廷赈灾钱粮迟迟未到,爱民如子的他不仅将自己的俸禄全部用来救济难民,并冒着杀头的危险,打开公粮仓库,赈济灾民。后来他只得卖掉老家祖上、兄弟的三座大厝以充国库。上方追查其私开国库之罪时,天长县百姓感念恩德纷纷跪求钦差,免其一死。

贵峰十一世王炯,乾隆丙戌科进士,任兴化府学教授。任内他大兴学庠,弘扬教化,使兴化府书声琅琅,诗礼成风。由于为人为官正直清廉,致仕回乡后生活十分清贫。有一年春节,因没钱买不起肉,他书写对联,与邻村屠户换一腿猪脚,留下了“对联换猪脚”的佳话。

赤子情深 缔造诗村

d52914cf720442b78a7145b2192cfd25.webp.jpg

贵峰村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中华第一诗村”

在国家积贫积弱的近代,贵峰王氏弟子以兴办私塾、小学,探索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发展之路。时至现代,国内外的贵峰王氏子弟仍以兴教办学为己任,出钱出力,为家乡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更孕育出了“中华第一诗村”的文化名片。

印尼华侨、贵峰十六世王国明,从小喜好吟诵古诗词,他1984年回到故乡,发现村里中小学生已经不会用闽南话吟诗。为了弘扬吟诗传统,从1986年起,王国明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在贵峰小学举办古典诗词学习班。为办好读诗班,王国明把印尼的生意交给后辈打理,他则四处奔波,广泛搜集唐宋诗词,特别是名篇佳作,查阅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声律资料,并多方求教,认真备课。

19400990574b44c787c7e19ff1cd3678.webp.jpg

王国明每年都准时回到家乡开办读诗班

“前两年,腿脚不便的王老,都是让保姆用轮椅将他送到雅加达机场,然后远渡重洋回乡,准时开班。”王赎回感动地说,三十几年来,王国明把毕生的积蓄一千多万元,都投入家乡的教育事业,自己一件衣服却可以穿十几年。33年来,王国明每年都准时回到家乡开办读诗班,村内外共有一万多人次参加。1995年,为表彰王国明及其故里对诗词事业的卓越贡献,中华诗词学会授其为“中华诗词吟诵家”荣誉称号,命名贵峰为诗村。

诗词吟唱之风,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知名学者、诗词文人前来讲学交流,也为贵峰的学风、文风培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贵峰村六千多人口中,一千人以上有大专以上学历,有博士、教授10多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5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22人。

富而有德 孝悌传家

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传统道德为核心的开闽王氏族规,涵盖着做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在外要求子孙守国法、勤王事、务清廉,在内则须要求勤奋节俭、富而有德、孝悌友爱。

王应寿初到贵峰,非常穷困,但积极开荒造田,很快就站稳了脚跟。王应寿待人宽厚,邻居家有什么困难,他都热心帮忙,与周围邻居和睦相处。因为人缘好和养鸭起家,被后人尊为“鸭公”。

王应寿乐于助人的好家风,在历代子孙身上都有很好的继承。他的曾孙王屏山(1495年—1562年),为人仗义,经常将钱借给穷苦人。相传有一年溪水泛滥,淹去大量农田,农作物严重歉收,农民还不起钱。王屏山非常同情,敲锣打鼓将欠债的人聚集起来,并当场烧毁欠债字据,连本带利都免去了,穷苦人对其感恩戴德。其富而有德为后代子孙做了很好的表率。

中华传统的孝悌美德,在王氏子弟中也得到很好的承扬。王岑楼(1511年—1550年),贵峰四世,他知书达理,在他八岁的时候,他母亲得了重病,他请医把脉,侍候汤药,在生活起居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每天晚上都虔诚地焚香祈求天公,叩头至头破血流,希望能够代替母亲受苦,亲友见了都非常感动。有一次,他的大哥生病了,他彻夜未眠,服侍汤药,直到一个月后大哥的病痊愈为止。

旅行小贴士

访“中华第一诗村” 吟诗品词吃面线

24736a4e46b64fc8b7e347073e5298ba.webp.jpg

武荣公园是目前全省最长的滨江亲水公园 (张梓昌 摄)

如今,走进贵峰村,村里上到花甲老人,下至懵懂孩童,都能随口吟诵出诗词,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化氛围。贵峰王氏家庙建于1588年,历代屡有修葺。埕前竖立着6付旗杆石,筑有戏台,旁边环绕着四房的四座小祠堂。有前后中正落三天井,木石结构,雕梁画栋,中间是拜庭,皇宫式的建筑,正堂内的圣旨牌、匾额、对联等,彰显着这个家族的荣耀。两边回廊青草石诗碑,独具特色。

贵峰王氏家训馆依托在王氏家庙而建,收录了贵峰王氏先祖以及现代代表人物传统美德故事,通过图文并茂的壁画形式,从“族规家训、弘扬儒学、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勤俭积善、清廉处世、耕读励志、诗书继世”等八个方面,集中展示了贵峰王氏传统家规。

参观完王氏家庙及家训馆,不妨顺着堤岸慢道,漫步到武荣公园。武荣公园可以说是南安市最大、最美、最有人气的公园,总长6.2公里,集景观、生态、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是目前全省最长的滨江亲水公园,曾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溪美街道是南安的老城区,也是南安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后桥水库、隐秀寺、南山公园、蓝溪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和人文景观资源,开年后,可以寻一个春日和煦的周末到此踏春。如果时间宽裕,还可以到溪美周边走走,省新的林路大厝、洪梅的灵应寺、康美的雪峰寺、霞美的花卉城等,都很值得一去。

溪美的手工面线远近有名,手工拉出的线面,煮出来韧劲足、口感好,如果你来到溪美,不妨带一些回去,无论是自用还是送人,都是极好的。

一日游路线推荐

贵峰王氏家庙—武荣公园—林路大厝—雪峰寺—霞美的花卉城—九日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