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到老 学习到老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9-05-05 15:19

在本色英雄张富清的书桌上,一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因为时常翻阅,封皮的四周早已泛白。书里醒目的红色圆点和波浪线,是老人阅读时做下的标记。

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多次完成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等危险任务,是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在和平建设时期,他脱下军装,藏起奖章,在艰苦地区、平凡岗位,一干就是30年,从不向他人提起自己战功赫赫的人生经历,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的要求。人们在追寻英雄成长的足迹时,发现在他不平凡的革命生涯中,对真理的追求、对学习的渴求一刻也没停止。“工作上离休了,在思想政治上不能离休。要常常学习,检查自己。”正是这种自觉学习、自我革命的精神,给了张富清前行的力量和人生的智慧。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也涵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气质。董必武在60多年革命生涯中,一刻也不放松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在他87岁时,还赋诗写道:“五篇六本相连读,学习当如卒过河。”雷锋把毛主席著作当作“粮食”“武器”“方向盘”,走到哪里就学到哪里,如饥似渴地从革命理论中获取精神营养。张富清同样如此,他始终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人生哲学,既书写了出生入死、英勇无畏的英雄篇章,又续写了公忠体国、永葆本色的人生传奇。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只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保持战略定力,做到头脑清醒,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在各种利诱考验面前,坚守革命气节,保持党员本色,始终做到拒腐蚀、永不沾;才能在平凡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昂扬战斗精神,勇于牺牲奉献,始终做到打先锋、当模范。如果不爱学习、放松学习,甚至“假学习”或用学习装潢门面,久而久之,不仅会使自己变成“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头草,还会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使人生失去方向和动力,最后导致摔大跤、栽大跟头。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头脑清醒是政治清醒的反映。现实社会具有复杂性,各种考验无处不在。能否在“花繁柳茂处拨得开、雨骤风狂时立得定”,关键看我们是否具有理论根底,是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毕生的追求,在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中强基固本、铸魂塑形,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有道是,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时下,一些同志之所以对理论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习惯于用“浅阅读”代替刻苦钻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实用主义思想作祟,另一方面是怕动脑筋。学习理论确实不像看文学作品那样引人入胜,可以一目十行;也不像看专业技术书籍那样,可以立竿见影。尤其是对那些理论根底较浅的同志来说,更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才能学有所获。理论学习离不开雷锋的“钉子”精神,一靠“挤”,二靠“钻”,并坚持不辍、积少成多,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学习不是“武装”嘴巴、装潢门面,满足于记新名词、背新概念,将自己装扮成满腹经纶的人;学习更不是把马列主义当作“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而是要入脑入心、理论联系实际,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见成效。学习革命理论,既要解决“顶天”的问题,也要解决“立地”的问题。“顶天”,就是要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地”,就是要咬定目标,锲而不舍,做到务实、踏实、扎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从而在知与行的统一中,不断开拓事业与人生的新境界。(乐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