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至8日,南安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专题培训班。培训中,学员们认真听课,深入思考,热烈讨论。课程结束后,参会同志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既是一场解疑答惑、增长知识的学习之旅,也是收心归位、提振精神的有力之举,为这样形式新、内容实、效果好的活动点赞。
南安市纪委监委强化“训前问需”,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培训需求为牵引和靶向,精准把握干部需求、岗位需求,对施教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新春上班第二天就开始培训,很及时、很‘解渴’,是一次补工作短板弱项的好机会。”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黄玉土表示,参加培训前,梳理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来培训,再结合授课老师的讲解,收获更大,成效也更明显。
“此次培训通过定义识别、个案探讨、报告解读等形式,对如何提高办案质量、辨析职务犯罪、做精巡察工作等进行强化学习,有效弥补我在专业理论、办案经验及细节处理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向阳乡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吴琳敏表示。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眉山乡纪委委员陈雅芬表示,“作为一名新任纪检监察干部,这次培训课程令我受益匪浅,我学习到了专业的知识、实用的工作方法,对今后开展监督工作更有信心了。”
学员们结合日常工作中的难点困惑和对课堂内容的思考疑问,老师“零距离”解疑释惑,为开展工作提供指引。
“听了关于《案件质量常见问题》的课程,收获颇丰。培训时指出的常见问题,正是我日常工作中容易忽视的,这让我在今后整理案件资料、审核办案流程时,能更加严谨细致,避免错误。”溪美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组组长洪泽洋说道。
“‘统筹片区力量’这一课让我有很深的共鸣。”驻市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组长谢比龙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积极深化运用本次培训所学的知识,认真践行“片区一体化”联动监督模式,为提高案件办结率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镇纪委作为基层监督的‘前哨站’,经常面临线索来源分散、处置效率不高、力量薄弱等问题。”参加完《从“全周期”角度谈问题线索处理》培训课程后,水头镇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王宝星表示,要主动打破“坐等线索”“就案办案”的惯性思维,以系统观念统筹线索处置各环节,让每一条问题线索都能成为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探照灯”。
有效实现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是推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南安市纪委监委特地邀请了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专家前来授课。
“黄金花检察官关于《职务犯罪案件若干问题探析》的课程,站在司法的角度来分析,让我受益匪浅。”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一级科员刘思铭表示,此前一些关于审查调查案件办理的疑问,在培训中豁然开朗。
“证据收集关系案件质量。”驻市卫健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陈新民说,洪爱娥法官关于证据收集的授课,令他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尤其是强化了证据的思维,让自己对证据这个概念有了更新的理解,为在新的一年履职尽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新征程上,南安市纪委监委将坚持把培训作为提升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职能力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强统筹谋划,创新方式方法,以高质量培训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