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专责,强化系统施治,针对黄某某、张某某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教育系统重点领域监管漏洞,推动局党组构建“制度+科技+监督”三维防控体系,做到治标与治本并举,持续巩固整治成效。
压实主体责任,构建制度防护网。督促局党组开展“制度建设攻坚年”行动,聚焦采购招标、工程建设、营养餐管理等关键领域,出台《分片管校工作制度》《校务监督工作实施方案》等41项制度,形成“三重一大”事项报备、零星采购工程监管、校企交往负面清单等全链条规范。结合黄向阳案暴露的食堂采购问题,制定《校外供餐管理工作方案》《食堂食材采购管理工作意见》,明确供应商招标建库准入退出机制,细化遴选、合同签订、日常管理等环节监管要求,2024年共计清退违规资金153.54万元,整改问题301项。同步编制《廉洁从教十条纪律要求》《违规吃喝十条禁令》《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采购项目登记报告制度》等,划定行为红线,严控工程采购招投标“五必须”纪律,建立供应商“准入-评价-退出”动态管理机制,通过“黑白名单”制度约谈违规企业37家,签订廉洁承诺书200份,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创新监督体系,织密立体监督网。构建“1+3+N”监督架构:以系统党委党风监督室为中枢,贯通机关纪委、片区督导组、校务监督小组三级监督力量,引入家长委员会、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监督要素,形成协同联动监督格局。实施“分片管校”制度,将全市划分为8个监督责任区,通过“线上报备+线下核查”双轨机制动态监管“三重一大”事项,2024年累计规范零星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报备事项126项,发现问题线索12条,约谈责任人17人次。针对校外培训乱象,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点穴式”整治,排查机构103家,取缔违规机构5家,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同步建立“五方陪餐”制度(局领导、校领导、家长、监管员、社会监督员),动态抽查食材质量与餐费管理,整改食品安全隐患13项。
强化数字赋能,筑牢智慧监管网。依托省级监管平台延伸开发本级智慧食安系统,实现“五个全流程”监管:供应商资质全入库、食材采购全留痕、资金流转全透明、质量监测全闭环、廉政风险全预警。系统运行以来,累计归集采购数据1.2万条,自动触发预警37次,推动整改虚增采购金额、挪用资金等问题28项。同步建立“阳光校务”公示平台,开展校园餐全流程晾晒活动,2024年通过平台公示信息2300余条,家长访问量超10万人次,倒逼管理透明化。
突出标本兼治,提升治理综合效。通过系统施治,教育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向好:2024年“三重一大”事项报备率达100%,信访举报同比下降42%。创新建立“清廉学校”负面清单,将制度建设、风险防控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培树南星中学、华侨中学等首批示范校12所,严控借读、寄读等违规行为,实现群众举报线索“快办快结”。深化以案促改,及时下发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纪”专题4场次,覆盖教师3000余人次,推动廉洁意识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