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土地流转租金为何迟迟未入账?请说明去向。”“这份资源发包合同缺了村民代表会议记录,程序不合规,需要尽快补正!”近日,在翔云镇村集体“三资”专项检查现场,翔云镇纪委监察组直指问题,精准的监督推动基层“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村民的“钱袋子”,更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为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翔云镇纪委监察组聚焦监督主责,紧盯资金使用、资产处置、资源发包等关键环节,打出“查、改、建”组合拳,让“三资”管理从“糊涂账”变“明白账”。一是拉网排查,摸清家底亮明细。制定专项整治方案,组织12个村全面自查自纠,重点核查资金使用规范性、资产处置公开度、资源发包合法性。通过“一村一清单”建立整改台账,目前已揪出合同签订不规范、收支入账不及时等问题线索3个,给集体资产做了一次“全面体检”。二是联动发力,靶向整改动真格。由镇纪委监察组牵头,联合经管站、财政所等部门组建“督查专班”,采取不打招呼、直插现场的方式开展全覆盖检查。查账目、看实物、访群众,层层剥茧发现部分村存在资产处置程序缺失、财务审批宽松等问题,随即亮剑整改,下发5份整改通知书,约谈2名村干部,督促完善6份合同,让“纸上整改”无处遁形。三是制度护航,长效监管固根本。推动修订《翔云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流程、明确标尺;建立季度检查制度,依托“三资”监管平台实现全程可视化监督;开展3场专题培训、通报2起典型案例,用“制度笼子”和“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下一步,翔云镇纪委监察组将持续拧紧“三资”监管发条,对虚假整改、边改边犯等行为“零容忍”,以铁纪护航村集体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力。